中国沧州红枣交易市场 金丝小枣 冬枣 梨枣 大雪枣 早脆王 鸡心枣
千年的岁月 美丽的传说


千年的岁月 美丽的传说 
(发布日期:2006/6/28 11:36:14)
  浏览人数:628

点此滚屏鼠标双击自动滚屏 

   枣树是渤海大平原的奇迹。    

   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,飒飒枣林在迎风歌唱。年年岁岁秋相似,岁岁年年硕果丰。枣陪伴乡民走过一代又一代。   有据可查的说法是,枣树是从酸枣树培育而来的。不必考证是哪个先民最早把“野树”移栽到了田园。只是关于枣的历史悠久到三千年以前,它最先灿烂在《诗经》的吟颂中:“七月烹葵及菽,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,为此春酒以介眉寿……”  我们的先民,当他们躬耕陇亩唱起“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”,他们的生命已缠绕着生生不息的家园情结。草屋与泥路,瓦釜与莆菜,摘几个甜脆的枣子以飨啼哭的娃娃,那一定是人间美味呀。     有枣树的地方就有生命的痕迹。当年的苏秦赴燕国,游说燕文侯时,说过这样一段话:燕……南有碣石燕门之饶,北有栗之利,民虽不佃作,而足于枣栗矣,此有谓天府也。他描述的这幅丰美的生活图景,让我们看到,拥有枣树的乡民,被人们视为生活在“天府”之中。  枣树全身都是宝,又易于栽植,得到乡民的喜爱自在情理之中。一些开明的统治者,也会注意到枣树的经济价值,在《嘉靖河间府志》中,明洪武二十七年(公元1394年),明太祖就命工部行文:教天下百姓务要多种桑枣……每户初二万株,次年四万株,三年六万株,栽后过数,造册回奏,违者全家发配云南,全齿充军……为了栽枣树,仅仅是号召还不够,还要“重罚”,不是发配,就是充军,冀中大平原枣树成行,绿影婆娑,不能不说还有一份统治者“倡导”的功劳。      土壤适合,气侯适宜,枣树就这样在沧州的土地上生生不息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云:“行过大山过小山,房上地下红一片,”清代无名氏的诗云:“春分一过是秋分,打枣声喧隔陇闻,三两人家十万树,田头房脊晒红云。”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晒枣图呀。到了清代,沧州枣业更盛。1737年秋,清帝乾隆巡幸献县,见路旁风摇枣树,果实累累,上前摘食一颗,掰开金丝不断,食而甜如蜜,喜而言曰:“沧州自古草泽之地,然金丝小枣风味殊佳,如是者鲜矣!”如此枣业早已名动京师,运输的大小车辆往来不断,时沧人纪晓岚描绘的又是另一种繁华情景了:余乡产枣,以车运供京师,南随漕舶以贩鬻于诸省,士人多以为恒业。崔庄多枣,动辄成林,俗谓之枣行……贩夫走卒,聚集枣市,讨价还价,车装人抬,沧州的金丝小枣,就这样随着贩运的大车小船,把远名播到了天南海北。枣香惠及宫廷,名播九州,成为人们争相食之的佳品。  红彤彤的鲜枣甜脆诱人,晾晒后的干枣金丝成线,醉后的红枣圆润香醇,蜜渍的枣脯待客的佳品。红枣丰满着大平原风吹日晒的日子,枣树已植根在我们的思想与文化中,与风物人情水乳交融。   一片枣林就可演绎故事。据说,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,一路逃亡来到了沧县的一个村庄。面前的枣树林郁郁葱葱,虬枝如龙,又累又饿的刘秀下马歇息,把甲胄挂在枣树上,这棵树就成了“挂甲树”,这片林就成了“挂甲林”,这个村庄也由此得名成了“挂甲林”村。更美丽的,是一则香姑娘的故事。    传说,隋大业初年(公元608年),有个叫罗素的女孩,才17岁,却得了一种怪病。她面色苍白,浑身溃烂,散发着腐臭味道。多处求医,无法治愈,媒人不肯登门,她珠泪成行几欲寻死。仙人仲思听说此事,选上好枣、桂枝心、白瓜子、松树皮等,研为粉末,枣蜜为丸,让少女服下。三个月后,奇迹出现了,少女面孔如花,比生病前还要水灵,身上不但臭气皆无,还散发出阵阵香气。人们从此称她为“香姑娘”。又过了一个月,姑娘变成了如秋波的天仙美人……  那些跟枣树有关的民间传说故事,口传心授,千年流传,是乡民用另一种形式,表达着对枣树的感情。这是枣树在丰衣足食之外,对民风的另一种教化作用吧。

把本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好友   打印本篇文章   关闭窗口
 
关于我们